2025年首次全面降准正式落地。根据央行发布消息,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这也是2025年首次降准。回顾2024年,全年降准两次,分别于2月5日和9月27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累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2万亿元。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当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有促进内需恢复、加快结构调整等多重作用。从宏观层面看,需要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更多流动性,满足当前投资消费扩张与信心修复的资金需求。从微观层面看,拥有充裕资金配置资源的金融机构有利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链条,增强货币创造功能,发挥更大的货币乘数效应。
除全面降准外,央行还阶段性降低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降至0%。短期内,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资金可获得性将大幅提升,融资成本显著降低。以汽车金融公司为例,资金成本的下降,使其有能力以更优惠的利率、更灵活的贷款方案吸引消费者购车。这将直接刺激汽车消费市场,带动汽车销量增长。”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央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认为,未来1至2个季度,持续的宽松政策或将陆续推出,可能包括进一步降息降准、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重启抵押补充贷款(PSL),以及聚焦科技、消费、外贸、楼市、股市等,创设或优化现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