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团旗下的小贷公司——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美团小贷”),收到了一张92万元的罚单,这是美团小贷成立以来首次被罚。不仅如此,本次行政处罚延续了“双罚”机制,对2名相关责任人也开出了罚单,总计罚款16.6万元。
据《金融时报》梳理,今年有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受到处罚。如北京居然之家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华北创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南昌随行付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等,被处罚的原因有不符合反洗钱法规定、信息使用不当、超范围经营等。另外,从众多金融机构行政处罚与整改要求中看,“数据”“信息”等成为高频词汇,反映出当前金融机构在数据安全管理上的普遍短板。比如,南昌随行付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虽然没有被监管处罚,不过其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以及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而被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要求整改。除此之外,超范围经营也是年内小贷行业被处罚的原因之一。2023年北京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的《北京市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超出经营范围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今年8月居然之家小贷被罚没合计133.46万元,涉及违法所得66.73万元的原因就是“超越经营范围从事金融业务活动。”规范发展从小贷行业的处罚来看,目前小贷公司正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监管。从反洗钱角度看,近年来,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新型金融工具不断涌现,犯罪分子利用先进的科技工具不断升级洗钱手段,甚至逃避监控,反洗钱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今年11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通过,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其中完善了对象范围,在适用范围中增加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类型。在业内人士看来,小贷公司在日常的运营工作中,也需要履行反洗钱义务,并且受到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依法对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另外,小贷行业被罚的背后也体现了金融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不只是小贷行业,年内不乏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因为信息安全管理不到位被罚的案例,对此,年内出台了系列政策强调金融数据安全管理等内容。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指导金融机构严格落实数据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数据安全的商用密码保护,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在业内专家看来,海量数据中蕴含着个人隐私、重要信息及敏感信息,一旦泄露或遭非法利用,不仅会给用户带来巨大损失,也会严重损害金融机构的信誉和经济效益,甚至可能引发法律纠纷。在业内人士看来,金融机构需构建全面、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处理者承担安全责任,以维护金融信息安全与稳定。另外,对于金融机构来讲,严格在经营范围内展业也至关重要。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对居然之家小贷作出行政处罚的当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其中对小贷公司的经营范围做出了明确规定。《意见稿》显示,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发放小额贷款、商业汇票贴现、与贷款业务有关的融资咨询、财务顾问等中介服务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业务。而“四大经营行为负面清单”包括发行或者代理销售理财、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出租、出借牌照,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主体提供放贷“通道”。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部门对于小贷公司的监管趋严,这对于规范小贷公司的经营行为、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小贷公司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合规经营,不得从事任何违法违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