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步步高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步步高集团”)新增一则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东兴建设以步步高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湘潭中院申请对步步高集团进行重整。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被申请破产审查的步步高集团并非被社会熟知的步步高点读机,被申请破产的步步高集团的经营范围是企业管理咨询、房地产信息服务、商务代理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步步高小贷多次尝试减资,业绩也一度承压。2024年上半年,该小贷公司实现营收仅545.16万元、净利润282.53万元,同比分别下降64.34%、65.32%。上半年,公司对外发放的贷款额为1215万元,同比缩水67.44%。
小贷公司花样退场
近年来,小贷公司变动频频,包括工商信息变更、密集转让牌照等。
今年7月,万达金融唯一的网络小贷公司——广州万达普惠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大幅减资,注册资本由10亿元减少到2亿元。而在去年,拉卡拉网络小贷也发生过同样的变更。更早的2021年,拉卡拉网络小贷的注册资本高达15亿元,经过两次变更,目前剩下2亿元。
除减资之外,小贷公司加速退场值得关注。
前不久,美的集团转让了佛山顺德美的小贷牌照;曾经获利颇丰的二三四五小贷也被转让给圆通速递的母公司上海圆通蛟龙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不仅如此,从各地监管机构披露的小额贷款公司情况,也可以看到小贷公司仍在出清。近期,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公布了辖区内的小贷机构情况,一批小贷机构或是被清理,或是主动退出了行业。
公开数据显示,素有“小贷之都”之称的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下降最快。截至2024年6月末,重庆市共有小贷公司228家;实现贷款余额1087.44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588.74亿元下降超过30%。
头部互联网小贷公司逆势增资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小贷行业的发展也展现出差异化的一面。近年来,互联网巨头纷纷增资入场,在小贷行业占据一席之地,互联网小贷公司迅速发展。
据了解,财付通小贷、京东小贷、字节跳动旗下的中融小贷等多家互联网小贷公司纷纷增资。具体来看,京东小贷注册资本已经由55亿元增加至80亿元;中融小贷将注册资本由90亿元增加至190亿元,超越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的注册资本105.26亿元,创下小贷公司最高纪录。今年年内,山东首家网络小贷公司国晟小贷注册资本也由10亿元增加至16.16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网络小贷公司存量179家,实收资本共计1590亿元,贷款余额为1739亿元,信贷规模占全行业的五分之一以上,其中,注册资本金超过50亿元(含)的网络小贷公司数量有10余家。
根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CNABS)数据,截至10月18日,年内ABN共发行404单,合计发行规模3571亿元。其中,个人消费金融、融资租赁、应收账款、小微贷款的发行量排名居于前列,发行金额分别为1253亿元、516.9亿元、471.97亿元、446.6亿元。
今年,几家头部网络小贷公司密集发行ABN产品,包括财付通小贷、美团小贷、京东小贷、携程小贷等。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1月,财付通小贷成功获批发行10亿元ABN,成为小贷行业首笔落地的ABN产品。近日,财付通小贷还发行了“2024年度和畅6号第一期定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发行金额为10亿元。截至记者发稿,按照ABN发行金额以及发行笔数排名,财付通小贷作为发起机构共发行了11笔共130亿元ABN及ABCP(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N子品种)产品,在小贷公司中排名第一。
除此之外,据统计,截至10月18日,美团小贷今年已累计发行6笔总计60亿元的ABN产品;携程小贷共发行1期累计4亿元的ABN产品;度小满小贷也于今年8月发行了1期ABN产品,金额为10亿元。
今年8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研究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要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外部融资,维持现行“1+4”融资杠杆监管要求,并新增小额贷款公司发行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条件。
业内专家表示,对于小贷行业来说,发行ABN产品能够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利于小贷公司业务发展,有助于小贷行业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化。